上海證券報 時間:2024-09-09 10:18
隨著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持續深化改革,醫療、醫藥領域也繼續擴大開放。
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9月8日對外發布《關于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擬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但中醫類除外,也不包括并購公立醫院。設立外商獨資醫院的具體條件、要求和程序等將另行通知。
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11日,國務院發布公告,同意自即日起,在沈陽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等6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暫時調整實施《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其中特別提出將允許在沈陽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以中外共同捐資方式,按相關規定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行業人士認為,隨著政策持續開放,未來或許有更多的外籍和港澳臺醫生在境內開辦醫療機構,給當地醫療市場帶去活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圓圓對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有分量”的擴大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特別是去年8月提出數據跨境流動、生物醫藥、人員跨境往來、個稅減免等多方面的開放和便利化舉措,有助于提升投資環境的確定性和持續性,鞏固外資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同日對外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顯示,醫療機構限于合資。但是醫療領域擴大開放的探索顯然已經開始。
除外資獨資開辦醫院外,通知還明確了在生物技術領域的開放舉措,包括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從事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以用于產品注冊上市和生產。
聲明:本文由海峽經濟網http://m.9811fc.com/采編(轉載請保留)如侵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下一篇:沒有了